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领域 > 水闸、泵站工程

福建: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用上“顺心水”

发布时间:2025/01/20       来源:水闸、泵站工程

  保障供水是关系民生的大事。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我省各级各地结合“点题整治”工作,聚焦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重点要素和薄弱环节,探索运用“知、督、促”工作机制,严查背后存在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推动职能部门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保障了群众的用水需求。

  走进东山县数字水务中心大楼,大屏幕上红旗水库、水厂、泵站等各单位的水运行画面及关键数据一目了然,全县地下纵横交错的管网分布清晰站在屏幕前,就仿佛拥有一双“透视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全流程、实时、远程监管和智能联动控制。

  从“一线孤悬”到“双水源、双回路”,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从管好水到智慧水务“一张图”,东山县是我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一个缩影。

  “自来水上岛,让乡亲们彻底摆脱了岛上无水可吃、只能靠船运水的尴尬局面。”漳州市龙海区港尾镇浯屿村村委会副主任蔡建华介绍,浯屿岛通水,不仅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发展海岛旅游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蔡建华口中的浯屿岛位于九龙江出海口,拥有全国最大的村级远洋捕鱼船队,但岛上淡水资源匮乏,被称作“无水之屿”。为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漳州市纪委监委把像浯屿岛一样存在供水保障问题的地方列入专项整治范围,推动当地铺设跨海管网16.23公里,引自来水入岛,让岛上5200多名群众实现了“用水自由”。

  不仅在漳州,针对农村供水管网老化等问题,平潭综合实验区水利部门全面对接“一闸三线年多的用水难题,让“随时能用上水”这一曾经的奢望,变成如今群众生活中的日常。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既破解了农村群众的吃水、用水难题,也确保了农村供水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安全性、可靠性。”省纪委监委集中整治专班有关负责的人介绍说,在开展集中整治中,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始至终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落实运行管理责任,全力护航农村饮水安全。

  “以前用水主要靠后山的地表水,雨天一到,井里的水就特别浑。”谈及通水前后的差别,福清市龙田镇积库村村民薛老伯颇有感触地说,“现在通了自来水,干净、水质好,喝起来非常甘甜,用起来特别放心!”

  福州市纪检监察干部介绍,福清市从淡水资源匮乏的实际出发,积极地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探索推行“统管自建”模式,福清市纪委监委同步跟进监督,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优质水、放心水。

  所谓“统管”,即由政府出资建设供水管道“主动脉”到各村;“自建”,则是由各村自行建设进村入户“毛细血管”部分的供水管道,资金大部分由镇村筹集,一小部分由自来水用户分摊解决。

  这一模式既有效节约了建设成本、减轻了群众负担,也大幅度的提升了村民供水议事效率。福清市以龙田镇为试点,全面实施农村供水保障“统管自建”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建设村内供水管道4900多公里,惠及农村群众76万人。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前期建设是基础,后期管护是关键。在专项整治中,我们推动水利部门建立完整制度机制,及时跟进设施管护、一直在优化服务管理,让饮水工程充分的发挥效益、供水服务更加贴心暖心。”驻省水利厅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覆盖率已显著提升,超1400万群众获益。

  破解群众吃水难题、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优化供水服务环境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仅推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也严查严治农村供水领域“微腐败”问题,切实守护群众利益。莆田市荔城区纪委监委专项检查发现,新度镇某村支部书记以供水损耗为由,按每户200元的标准向村民收取自来水损失费16万余元,同时该村另外2名村干部虚假报账,造成村集体收入“账外账”。对此,该区纪委监委对相关村干部的违纪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作出相应处理,责令将违规收取的费用退赔村民,并向新度镇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加强规范化管理,严格审核各村自来水资金收支情况并及时向村民公开。

  “我们将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专项整治,紧扣工程建设、责任落实、群众诉求等重点,推动省市县三级合力抓监督、共同促落实,保障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用上顺心水。”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表示。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的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 ballbet登录|ballbet官网下载|ballbet苹果客户端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10138号    Sitemap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