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前我市城区供水是由法国威立雅公司控股、春华水务公司参股的中法合资公司进行的,供水不足、维护不当、设施年久失修等弊端逐渐显现,为保障供水安全,理顺体制机制,2018年8月8日,春华水务集团公司与威立雅公司完成春华威嘉公司的股权转让及运营管理权移交事宜,持有春华威嘉公司61%的股权,成为春华威嘉公司最大股东。春华水务公司收回威嘉公司运营管理权后由其子公司——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运营管理。运营权移交以来,春华水务公司通过调整管理结构,优化人员配置,加强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安全,全方面开展地下水厂环境整改治理并维修维护更换老旧设备等工作,供水管理体系基本成熟,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逐步提升了供水效率和供水安全。目前全市供排水工作,工程建设由市城乡建设委实施监管,水资源配置管理与供水安全由市水务局实施监管,水源地划分等由市环保部门监管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供排水工作上下协同,体制逐渐捋顺。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供水事业在运营管理和智能服务水平上取得的长足进步,大多数表现在营销窗口服务、客户报装服务、接诉即办和智慧化建设方面。
一是,努力提升线上开具发票,增设过户窗口。目前,针对用户提出开具发票申请,供排水公司确认后直接可开具普通增值税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发送至用户邮箱,实现无需排队,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此外,机械表业务已全面实现网上缴费,目前正全力探索智能表营业厅缴费外的其他缴费途径。根据市政府不动产登记,水、电、气、广电过户业务一体化联办的要求,供排水公司委派专人进驻市政服务大厅和四个不动产登记大厅,现场受理供排水更名、过户等业务,且进行一次性告知,用户只需跑一趟便可办理完整体业务,方便快捷。
二是,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办结时限。积极地推进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逐步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例如:精简报装材料,2020年3月将用水报装需提供的3项资料简化为2项;优化办理环节,2020年3月由原6个环节优化为3个环节,8月再次优化为2个环节(不涉及外线年3月份由原28.25个工作日压缩至9.5个工作日(新接管道总长度<50m的项目)和25个工作日(新接管道总长度≥50m的项目),2020年8月再次压缩至1.5个工作日(不涉及外线个工作日(涉及外线的项目)。
三是,接诉闭环管理,切实为民办事。接诉即办指挥调度中心时刻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把闭环式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按市接诉即办指挥调度中心的管理要求“受理案件→准确派单→及时督办→跟踪回访→提交办结”进行处办,确保事事有响应,件件有回复。同时,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处理,及时化解矛盾,努力提升“三率”。
四是,系统远程控制,实现智慧管理。我市智慧水务平台通过各大系统对所有供水设施实现全方位安全防控。将供水压力精准定位,分为水厂压力、供水主管网压力和二次供水泵房压力三类。11座水厂压力直观反映水厂运作时的状态,64个供水主管网压力监测点为输配水调度提供相关依据,100余处二次供水泵房压力体现居民最终用水情况。智慧水务平台还可根据不一样的区域压力特点,设定对应的正常压力范围,当压力发生异常,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相关负责人员收到警告派单后立即赴现场巡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智慧水务平台。另外平台还可通过对各压力点的同环比曲线对比分析,进行自检,发现不正常的情况,第一时间处置。实现业务闭环的同时,做到及时有效地发现,及时到场,及时解决,及时反馈。将170座二次加压泵房纳入精细化管理范畴,安装监控等设备,通过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泵房现状及水箱液位、进/出水压力、用水量等主要运行信息和工作人员日常巡检及有关数据,做到工作有记录,记录有检查。另外,我市还在市区内易发生积水的12座公铁立交桥安装了雨量计、液位计、摄像头等设备,将数据汇总至智慧水务大厅及气象防汛防灾指挥大厅,同时积极与气象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根据雨情大小,制定防汛方案,合理调配人员、车辆等。我市将根据自身的需求,继续完善水源地保护、二次供水安全、排洪防涝等系统功能,提升智慧化管理能力。
过去一年,我市慢慢地增加节约用水宣传工作,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为契机,积极开展节约用水宣传工作和日常节水宣传工作。印发《2020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方案》和《关于开展2020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通知》,认真组织干部职员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体深入宣传“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深入推动节水型城市创建,引领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和爱护水的良好风尚。充分的发挥互联网+节水宣传的作用,利用微信群发送节水标语、节水公益广告、节水宣传画,宣传节水知识。在呼和浩特新闻网和呼和浩特日报发表了《坚持节水优先 建设美丽青城——呼和浩特市节水工作成绩喜人》,介绍呼和浩特市近年来在节水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绩。在水务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标语、张贴主题宣传画等,为建设节水机关造势,打造“润物细无声”的节水环境。组织干部职员积极参加水利部的网上水法律和法规知识答题,深入宣传水法规,推进学法用法。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人民医院、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广电局机关事务中心等单位,积极做出响应号召,在本单位张贴节水标语和节水口号、播放节水公益广告,同时利用微信群宣传开展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以及水与卫生、水与防疫等相关知识宣传。积极开展节水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活动,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和赛罕区先锋路小学指导家长和孩子在家利用互联网途径观看视频、节水公益广告,让学生深刻了解缺水的严重性,感受到淡水的珍贵,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爱水、珍水、护水”的意识。通过节水宣传,使节水工作深入人心,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加入节水行动中来。
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情况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呼和浩特市排水条例》《呼和浩特市城市供水条例》《呼和浩特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和《呼和浩特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等法规,印发了《呼和浩特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从法律层面保障城市供排水事业健康良性发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从根本上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水资源战略管理。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01
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举报电线网上举报:emsp;网站技术维护传真电线接诉即办(投诉热线
《关于加强水资源战略管理保障用水安全的提案》的答复发布时间:2021-09-17 10:55
2018年以前我市城区供水是由法国威立雅公司控股、春华水务公司参股的中法合资公司进行的,供水不足、维护不当、设施年久失修等弊端逐渐显现,为保障供水安全,理顺体制机制,2018年8月8日,春华水务集团公司与威立雅公司完成春华威嘉公司的股权转让及运营管理权移交事宜,持有春华威嘉公司61%的股权,成为春华威嘉公司最大股东。春华水务公司收回威嘉公司运营管理权后由其子公司——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运营管理。运营权移交以来,春华水务公司通过调整管理结构,优化人员配置,加强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安全,全面开展地下水厂环境整治并维修维护更换老旧设备等工作,供水管理体系基本成熟,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逐步提升了供水效率和供水安全。目前全市供排水工作,工程建设由市城乡建设委实施监管,水资源配置管理与供水安全由市水务局实施监管,水源地划分等由市环保部门监管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供排水工作上下协同,体制逐渐捋顺。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供水事业在运营管理和智能服务水平上取得的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营销窗口服务、客户报装服务、接诉即办和智慧化建设方面。
一是,努力提升线上开具发票,增设过户窗口。目前,针对用户提出开具发票申请,供排水公司确认后直接可开具普通增值税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发送至用户邮箱,实现无需排队,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此外,机械表业务已全面实现网上缴费,目前正全力探索智能表营业厅缴费外的其他缴费途径。根据市政府不动产登记,水、电、气、广电过户业务一体化联办的要求,供排水公司委派专人进驻市政服务大厅和四个不动产登记大厅,现场受理供排水更名、过户等业务,且进行一次性告知,用户只需跑一趟便可办理完整体业务,方便快捷。
二是,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办结时限。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例如:精简报装材料,2020年3月将用水报装需提供的3项资料简化为2项;优化办理环节,2020年3月由原6个环节优化为3个环节,8月再次优化为2个环节(不涉及外线年3月份由原28.25个工作日压缩至9.5个工作日(新接管道总长度<50m的项目)和25个工作日(新接管道总长度≥50m的项目),2020年8月再次压缩至1.5个工作日(不涉及外线个工作日(涉及外线的项目)。
三是,接诉闭环管理,切实为民办事。接诉即办指挥调度中心时刻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把闭环式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按市接诉即办指挥调度中心的管理要求“受理案件→准确派单→及时督办→跟踪回访→提交办结”进行处办,确保事事有响应,件件有回复。同时,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处理,及时化解矛盾,努力提升“三率”。
四是,系统远程控制,实现智慧管理。我市智慧水务平台通过各大系统对所有供水设施实现全方位安全防控。将供水压力精准定位,分为水厂压力、供水主管网压力和二次供水泵房压力三类。11座水厂压力直观反映水厂运行状态,64个供水主管网压力监测点为输配水调度提供依据,100余处二次供水泵房压力体现居民最终用水情况。智慧水务平台还可根据不同区域压力特点,设定对应的正常压力范围,当压力发生异常,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相关负责人员收到警告派单后立即赴现场巡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智慧水务平台。另外平台还可通过对各压力点的同环比曲线对比分析,进行自检,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处置。实现业务闭环的同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到场,及时解决,及时反馈。将170座二次加压泵房纳入精细化管理范畴,安装监控等设备,通过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泵房现状及水箱液位、进/出水压力、用水量等主要运行信息和工作人员日常巡检及相关数据,做到工作有记录,记录有检查。另外,我市还在市区内易发生积水的12座公铁立交桥安装了雨量计、液位计、摄像头等设备,将数据汇总至智慧水务大厅及气象防汛防灾指挥大厅,同时积极与气象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根据雨情大小,制定防汛方案,合理调配人员、车辆等。我市将根据需要,继续完善水源地保护、二次供水安全、排洪防涝等系统功能,提升智慧化管理能力。
过去一年,我市不断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工作,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为契机,积极开展节约用水宣传工作和日常节水宣传工作。印发《2020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方案》和《关于开展2020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通知》,认真组织干部职工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体深入宣传“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深入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引领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和爱护水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互联网+节水宣传的作用,通过微信群发送节水标语、节水公益广告、节水宣传画,宣传节水知识。在呼和浩特新闻网和呼和浩特日报发表了《坚持节水优先 建设美丽青城——呼和浩特市节水工作成绩喜人》,介绍呼和浩特市近年来在节水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绩。在水务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标语、张贴主题宣传画等,为建设节水机关造势,打造“润物细无声”的节水环境。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水利部的网上水法律法规知识答题,深入宣传水法规,推进学法用法。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人民医院、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广电局机关事务中心等单位,积极响应号召,在本单位张贴节水标语和节水口号、播放节水公益广告,同时利用微信群宣传开展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以及水与卫生、水与防疫等相关知识宣传。积极开展节水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活动,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和赛罕区先锋路小学指导家长和孩子在家通过网络途径观看视频、节水公益广告,让学生深刻了解缺水的严重性,感受到淡水的珍贵,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爱水、珍水、护水”的意识。通过节水宣传,使节水工作深入人心,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加入节水行动中来。
同时根据有关规定法律法规,结合我市情况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呼和浩特市排水条例》《呼和浩特市城市供水条例》《呼和浩特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和《呼和浩特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等法规,印发了《呼和浩特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从法律层面保障城市供排水事业健康良性发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法律和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从根本上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水资源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