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耦合阴极还原与阳极氧化的生物电化学过程被视为矿化芳香族化合物的一种有潜力的方式。然而,传统直流生物电化学方法存在着一些固有局限。
在此背景下,来自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取得了最新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低频低电压交流电(LFV-AC)驱动的生物电极,通过周期性原位耦合还原与氧化过程,成功实现了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矿化。相关研究以“交流电驱动生物电极原位耦合还原与氧化过程高效矿化难降解污染物”为题发表于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远野、张俊杰为共同第一作者,王爱杰、陈帆为通讯作者。
研究人员以茜素黄 R(AYR)的降解为例展开实验。结果令人振奋,受 LFV-AC 刺激的生物膜展现出了高效的双向电子传递和氧化还原双功能性。具体表现为,AYR 的还原率明显提高至63.07% 1.91%,中间产物的矿化率更是达到了98.63% 0.37%。
不仅如此,功能菌群还显著富集了编码偶氮和硝基还原酶、儿茶酚氧化酶以及氧化还原介体蛋白的功能基因。这一系列的发现充分证实了 LFV-AC 刺激在促进偶氮染料生物矿化方面的高效性。
该研究成果为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颖且可持续的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未来的废污水处理领域,我们或许能更高效地处理那些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交流电,生物电极,氧化还原过程,生物矿化,电极微生物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突破!东南大学团队完成基于5m厚向列相液晶的高效圆极化相控阵设计、校准和实验验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只是出于传递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若不希望被转载或者可以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Protein & Cell学者讲坛科学故事上新了!——顶尖学者共话病毒学百年纵横史
Protein & Cell简讯 热烈祝贺胡小玉副主编获评Cell“全球科学50人”
QB期刊 中国科学院叶方富团队提出用于乳腺癌诊断中的外泌体-分泌microRNA精准分析的集成光热微载体
Protein & Cell 北京大学甄橙教授医学史团队举办童坦君院士诞辰90周年纪念研讨会
全新视角!新研究洞察代谢紊乱:IgG N - 糖基化如何左右健康 Engineering
P&C 曹惠玲教授团队揭示内皮细胞Kindlin2通过调节Piezo1TGFβRunx2信号轴介导的内皮-成骨转化调节骨稳态新机制